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月2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深圳市保护中心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挂牌。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文体旅游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向七位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陈汴生、杨泽晋、李郑林、陈海如、关树福、王贵金、郭玉龙颁发证书。 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走了3年,每当回想起申报过程,...
国际在线报道:10月3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中国民间,人们在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全家团圆聚会等民俗活动。2006年5月,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四季,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便称为“中秋&rdqu...
本报讯日前,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屈盛瑞来我市考察。 屈盛瑞一行首先参观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他对我市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度评价了洲泉蚕花水会上的“高杆船杂技”项目。 在听取汇报和实地检查后,屈盛瑞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我市...
日前,“水井坊·典藏中国——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之旅”启动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活动将走入天府之国四川,探访和记录独具四川当地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仪式上,水井坊探访路线图也一并揭幕。 据了解,本次水井坊推广之旅团队由非遗专家、学者以及文化界人士组成,将走入天府之国四川,开始...
记者16日从无锡市文广新局获悉,无锡已组织15个项目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分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类别,包括江南丝竹、茶花担舞、无锡纸马、无锡酱排骨烹制技艺、泰伯庙会等,之前均已入围省级“非遗”名录。
今天,天津文化信息网正式公示了第二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本市第二批非遗新入选项目66项,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9项。一批老字号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 为做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于年初下发了通知,部署全市的申报工作。各区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基础上,...
近日从省文化厅传来消息,槐泗镇申报的隋炀帝传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隋炀帝的传说流传甚广,槐泗镇凭借坐落于境内隋炀帝陵的优势,组织整理隋炀帝传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隋炀帝传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槐泗镇打造隋炀帝陵旅游风景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日,云南省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弥渡民歌等124项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等9个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据悉,此次我省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13种类别,共124项。值得关注的是,濒危语言文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两大类别是我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根据我...
世界纺织品中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蚕桑丝绸织物已极为少见,香云纱是其中之一。9月1日,“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广东省正在积极加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香云纱是一种用两广特产“薯莨”汁液和珠三角特有的河泥对原料进行染色制作而成的真丝绸面料,明...
日前,文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小组先后深入冯坡、公坡、蓬莱、南阳等镇、办事处,继续挖掘、记录文昌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出来。这是海南经济报记者昨天从文昌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消息。 据介绍,经普查小组调查,冯坡镇的民间手工艺“打棉被”、公坡镇著名剧本创作者吴发凤的剧本作品、蓬莱镇的民间手工艺“米箩”,以及民间美术&mdas...
最近,2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三天的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为9月份即将开展的“国三批”申报工作。(基层文化部门通常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为“国三批”) 在颁布了共计1028项的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还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培训班,可以看出在中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非遗保护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基层到决策层,需要...
最后一名工匠的光荣与遗憾 8月18日上午,在芦溪县芦溪镇更田村,记者见到了萍乡市最后一位仍固守手工造纸技艺的纸匠杨崇桂。尽管已年逾花甲,但他精神矍铄,做起事来仍干练利索。 在作坊中,杨崇桂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手工造纸技艺。只见他气定神闲地站在纸槽前,手臂翻飞,熟练地操作着造纸的工具,几分钟时间,一张新纸就粘在了托架上。整个造纸过程杨崇桂一气呵成,技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造出来的新纸,薄如蝉翼,纹...
村民将蛇头吞进嘴里,一旁的游客吓得“花容失色” “蛇围巾”,够时尚 8月26日上午5时许,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蛇王庙里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每年的这一天,樟湖镇都要举办蛇节活动,即蛇崇拜民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05年,樟湖崇蛇民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蛇王庙也被列入省级第六批...
近日,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非遗”项目入选名录中,东明县申报的民间文学类《庄子传说》、民间舞蹈类《羊抵头鼓舞》、曲艺类《小曲子》、传统游艺竞技类《佛汉拳》、民间手工技艺类《蓝印花布》五个非遗项目入选,入选率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为充分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明县文化部门按照上级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把&ldq...
宁海平调、十里红妆、泥金彩漆、前童行会、宁海舞狮……提起我县的这些民间古老艺术,宁海人耳熟能详。近年来,我县在创建文化强县战略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抢救和保护了50个国家和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在宁海,民俗文化正大放异彩。 宁海文化底蕴深厚,数千年文化的积淀,使得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